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行
3月5日是毛泽东主席题词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50周年纪念日。雷锋,一位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士兵,一位没有惊天壮举的普通共产党员,却能赢得如此崇高的敬意和持久的认同,能够激发几代人健康成长,凝聚和释放社会的正能量。
提起雷锋精神,人们总是先提到“助人为乐”,对于这一点,但凡帮助过别人的人,都有着深刻的体会,懂得帮助别人的快乐。在这个社会上,总有那么一些人为了别人的疾苦而默默付出着,他们不求回报,不计报酬,不辞辛劳的倾尽所能去帮助别人,他们就是我们可爱的医护人员。当患者深受病痛折磨时,当患者家属处在深深地绝望中时,是我们可爱的医护人员向他们伸出了救援之手,敞开温暖的怀抱,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患儿,帮他们解除病痛;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着患儿家属,替他们分担焦急忧虑。但是当社会整体面临着“道德滑坡”的问题时,医护人员又被推到了道德取舍的困境中,她们不知道自己的付出将会换来什么,是感谢还是谩骂。在复杂的医患关系中,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不理解,让医护人员常常感到冰凉,但尽管如此,她们还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关心关爱患儿及家属。当患儿出现不适或病逝时,患儿家属把所有的矛头都对准了我们的医护人员,他们对医护人员打骂、纠缠,可是他们只知道自己的疼痛,却不知我们的医护人员正像他们一样为患儿难过伤心,毕竟她们也曾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付出了爱和关心。纵使处在这样一个“道德滑坡”的环境中,我们可爱的医护人员任然用爱心、耐心、细心去关爱患儿及家属。
雷锋精神是一座道德的富矿,尽管社会环境、经济环境和物资条件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,但雷锋精神依然是中国道德星空中的最美星辰,我们的医护人员将秉承并把这种精神一直延续下去,把雷锋精神发扬到我们的医患关系中,让医患关系更加和谐美好。
宣传办 付昕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