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院文化
我们是儿科人——记PICU感人事迹
作者:   来源:   时间:2011-03-25    【字体:

喜欢孩子,仿佛从来都是人类灵魂深处的本性。然而,选择做儿科,却是需要勇气的。

作为儿科医护人员,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、敏锐的观察力、精准的操作技术之外,更需要一颗仁爱的心灵。这些,是我们PICU全体医护人员的共识,也是我们工作中的准则。除此之外,团队协作也尤为重要。

人们常把团队协作比作航海行船,每一寸进步都凝聚着团队合作的力量,在经历风雨考验时,只有紧密团结,共同努力方能共度难关。2010年春天,我们就曾一起经历了手足口病的考验。

作为全市定点医院之一,当手足口病越发严峻时,医院决定在已改建发热门诊的基础上,将我院综合病房改建成隔离留观病房。设计清洁区,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,拟订隔离措施。将我科作为收治危重症病患的重要科室。重新布局病区内空间,在大家的努力下,病房已俨然一派隔离病区的整齐有序。

开始隔离了,大家不得不调整心态,既要熟悉操作流程,牢记烦琐而陌生的消毒隔离方法和自我防护措施,还要克服内心一些微小的恐惧和紧张,实在是有些应接不暇。所以,每天晨交班时,护士长都会强调自我保护的重要性,并且亲自检查每一个人的着装是否规范。而医生查房时,肖曙芳主任总是让住院医生等在病房外,自己亲自给患儿体检,为的是减少他人的感染机会。

每天,护士们都必须穿着层层叠叠的隔离服,带着厚厚的口罩,进入到病室给患儿测体温、输液、上呼吸机病人的吸痰,喂饭、做生活护理,处理患儿的排泄物。五月的天气已是闷热难当,常常是才没做几个动作,已经大汗淋漓,却没有一个人喊累要求主动休息的。除了一些常规工作外,有时还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。有一次,一个胖得如同米其林小轮胎的婴儿需要进行静脉注射,却找不到静脉。孩子的病情却再也不容许拖延。护士长不顾他人劝阻,果断脱下手上的两层手套,凭经验摸到了静脉,完成了静脉穿刺。

类似这样的故事,在隔离期间每天都不间断地发生着,它穿插在这非常时期的每一个段落里。为了完成这份平凡却也特殊的工作,我们每个人都付出了汗水和辛劳。携手手足口病的这些日子中,我们忘却了个人得失,以团队为整体,出色地完成任务,维护了医务人员的光辉形象。

常言道,医者父母心。

作为医护人员,我们时刻牢记着自己的使命,牢记着我们共同的事业;作为儿科人,我们始终牢记着手中被呵护的稚嫩生命,以及他们对于爱的渴求。在求知前行的路上,我们未曾止步,并正向着更新更高的目标不断前行。

因为我们是儿科人,孜孜不倦,付出无悔。

分享到

返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