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2月29日16:50,昆明市儿童医院行政总值班接到急诊科电话,有一批幼儿园学生疑似食物中毒,出现腹痛、呕吐症状,急救中心救护车马上就送病人到医院。
行政总值班接到电话后,立即用对讲机呼叫应急代码“333”并启动两院区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》。3分钟内,由行政总值班、业务总值班、护理总值班、内科、外科、麻醉科、后勤保障、保卫等人员组成的应急小组近30人到达急诊科准备开展救治工作。5分钟后,物资、器械、病床,所有应急准备工作全部到位。17:00,10名患者到达前兴院区、7名患者到达书林院区,还有1名患者放学回家后感到不适,由家长送入院。
孩子们个个表情痛苦、有的边走边吐。经应急小组判断可能为群体中毒事件,立即跟幼儿园老师了解情况。原来同批患者均为某幼儿园学生,年龄3—5岁,上午11:00左右共同进食豆类后先后出现不同程度呕吐、腹泻、腹痛等症状,且病情呈进行性加重。经初步观察判断,18名患者均失液较多,出现轻、中度脱水,加之年龄较小,如不及时进行抢救,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。
当时急诊抢救室内急危重症患者较多,加上此次中毒患者人数众多,容纳不下如此多的病人,也不利于抢救工作顺利展开。时间就是生命,为确保中毒患者的生命安全,应急小组所有人员在急诊科的统一指挥下,按照各自分工,及时输送抢救室内原急危重症患者至其他病房。同时分别为18名中毒患者进行抽血化验、催吐、洗胃、输液,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,维持体内酸碱平衡,平稳中毒患者各项生命体征,同时将胃内容物抽样送检。像之前无数次演练的那样,应急小组成员各司其职、忙而不慌、沉着冷静,整个抢救工作紧张、有序、高效、快速地进行着。
经过两个小时紧张有效的抢救,18名食物中毒患者生命体征稳定,全部妥善办理住院,医院特地协调出专门的病房,便于患者统一治疗管理。医院食堂还为急忙赶到的患者家长提供了晚餐,为病情渐渐平稳的患者提供了稀饭。
经过医院的紧急施救和一晚的观察治疗,18名中毒患者,已于12月30 日全部康复出院。孩子家长高兴的说:“谢谢医院、谢谢医生,孩子没事我们就放心了,一家人可以开开心心跨年了”。
抢救当日,张铁松院长、官华波院长、张毅副院长亲临现场指导工作,强调要第一时间抢救生命,并对下一步治疗方案、注意事项提出意见,要求严格防止院内感染,后勤服务保障有力,医疗护理操作规范,保证医疗质量安全。医务部赴现场协调工作,同时得到护理部、感控办、院办、财务科、总务科、保卫科等多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。
此次应急处置工作全院上下密切配合、组织健全、保障有力、处理有序,体现了昆明市儿童医院团队高效率的救治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、战斗力,更赢得了广大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和好评。